主页 > 珠宝 > 钻石 >

钻石与中国传统文化

时间:2010-06-06 13:27    来源:未知

 钻石晶莹剔透,光华闪烁,价值连城,可是很奇怪的是,它在中华古典文化中的地位似乎并不高,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很少出现它的身影。这是为什么呢?

 

  很简单:中国自古是一个崇尚玉、玩玉、赏玉的国度,任何其他种类的宝石都无法取代玉地位,钻石自然也不例外。中国人重玉,除此外没有哪一个国家的人这么重视这种石头。西方人爱的是钻石,但他们就不懂得这玉里的精神了。周汝昌老先生有一段话说的很精辟,不妨引用:

 

  中华先民,万万千千年之前,从使用石器中识别出与凡石不同的玉石来。中华先民具有的审美水准,高得令现代人惊讶,称奇道异。他们观察宇宙万物,不独见其形貌色相,更能品味出各物的质、性、功能、美德、相互关系、影响作用……神农氏的尝百草、识百药,即是最好的证明。经过长期的品味,先民了解了玉的质性品德,冠于众石,堪为大自然所生的万汇群品的最高尚最宝贵的“实体”。“玉”在中华词汇中是最高级的形容、状词、尊称、美号。

 

  比如,李后主说“雕栏玉砌今犹在”,苏东坡说“又恐琼楼玉宇”,是建筑境界的最美者。天界总理群神的尊者,不叫别的单单叫做“玉皇”。称赞人的文翰,辄曰“瑶章”,瑶即美玉。周郎名瑜,字公瑾,取譬于什么?也是美材如玉。称美女,更不待说了,那是“玉人”、“玉体”、“玉腕”、“玉臂”……美少年,则“锦衣玉貌”。醉诗人,则“玉山自倒”、“玉山颓”……这种列举,是举之难罄的。

 

  这足可说明,“玉”在吾华夏文化传统中,人们的心中目中,总是代表一切最为美好的人、物、境。

 

  你若还有蓄疑之意,我可以再打比方,另作阐释。例如,世上宝石品种亦颇不少,中华自古也有“七宝”之目。但有一点非常奇怪,西洋人更是加倍不解:西洋专重钻石,以它为最美,最贵,中华却独不然。清代也有“宝石顶”,那是官场上的事,高雅人士没听说有以钻石取名的,比方说“钻石斋主”,可谁见过?你一定知道“完璧归赵”的历史故事,那是周朝后期诸国(诸侯)“国际”上的一件大事,只因赵国的和氏璧,其美无伦,天下艳称,秦王闻之,愿以十五城的高代价请求“交易”,演出蔺相如一段堪与荆轲比并的壮烈故事(他归赵了,并未牺牲。“烈”字不必误会),“连城璧”已成为最高的赞词。但是,你可听说过秦王要为一块大钻石而出价“十五城”?当你读《西厢记》时,如看到这么一首五言绝句——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钻人来!(原句为“疑是玉人来”)

 

  那你的审美享受会是怎样的?这只能出现在“说相声”的段子里逗人捧腹而已。

 

  孔子很能赏玉,他也是艺术审美大家,他形容玉的光润纹理之美,曰“瑟若”,曰“孚尹”。他以为玉有多种德性。他的师辈老子,尽管反对机械区分,主张“和光同尘”,而到底也还是指出了石之“碌碌”与玉之“珞珞”。假使他不能品味石玉之差,他又如何能道得出那不同之处?中华文化思想认为,石是无知觉的死物,玉却是有灵性的“活物”。

 

  至于钻石,它根本不在中华文化的高境界中享有地位。

风尚旗下网站:  风尚中国 | 风尚网 | 时髦网 | luxe奢侈品网 | 型男网 | 奢侈品网 | 奢迷网 | 度假网 | 翡翠迷 | 我爱表 | 婚嫁之家 | 游艇网 | 私人飞机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内容投稿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时尚网  |  奢侈品 | 奢侈品牌排行榜
Copyright©2008-2011 www.VogueChines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风尚网 [ 蜀ICP备081098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