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收藏 > 收藏指南 >

泥土中挖掘出来的中国古代文明之最

时间:2010-10-30 19:35    来源:外滩画报

<IMG title=最早的镶嵌绿松石的龙纹器 alt=最早的镶嵌绿松石的龙纹器 src="http://www.neeu.com/uploads/images/20

本次展览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板块性”和“专题性”,围绕考古学研究的一些重大课题展开,从农业的起源、文明的发展到中国古代城市的出现,再到中外文化交流。展览分为

 

当然,在注重展品的学术价值的前提下,我们也尽可能兼顾展品的欣赏价值。如内蒙古赤峰兴隆洼遗址出土的距今8000 多年的玉,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玉器,且它可能在距今7000 年左右向东传至俄罗斯的沿海州和日本列岛东北部。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精美青铜器和玉器也在展览中展出。限于展室面积等原因,对一些不太精美但学术价值很高的展品,我们没能够充分地说明其学术价值,这是个不小的遗憾。

B:过去的60 年间,考古所相对低调,从未举行过如此大型的展览,那么,选择这个时间点有什么讲究?为什么不是成立30 年或者50 年的时候?下一次如此重大的汇报展可能会是什么时候?

W:本次成果展是1990 年我所建所40 年举办成果展以来又一次举办成果展。按照中国古代的纪年习惯,60 年是一个甲子周期,比50 年要隆重。下次成果展也许会在建所80 年时搞吧。那时,考古研究所在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古代城市的发展、边疆地区考古、外国考古等方面的研究都会取得显著的进展,科学化、国际化、大众化等方面都会取得长足的进步,应当会跻身世界著名研究机构的行列,在国际学术界的声望会远远高于现在,在社会上的声望和影响也会大大高于现在。

B:“陶寺遗址”的成果展示可能是本次展览中最具分量、也最具话题性的一部分,堪称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考古手段的一次完美结合。相比过往相对简陋原始的考古方法,你如何评价科技在考古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及它对原有考古方法论带来的冲击?

W:这次展览中有很多涉及自然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的内容。自然科学技术手段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地应用于考古学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的一个潮流,给考古学带来了十分重大的变化。它给考古学家装上了望远镜和显微镜,使考古学家能够看到更加久远的过去,能够更加具体、详尽地了解过去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并不能取代传统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如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而是两者相辅相成,是一种成功的结合,是考古学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其中的表现之一就是“实验室考古”的兴起,即在实验室内,将从田野取得的资料进行细致的清理、测试和分析,以期最大限度地获取古代人们生活的信息。

B:本次展览除了具有庄重的学术价值,也是对公众一次极好的普及和宣教课程,“公共考古”是近年来被考古界极为推崇的一项新命题,考古所会有哪些更科学的方式让普通百姓接近并了解相对专业、严谨的考古工作?

W:这次展览中,有单独的一部分为“公共考古”。目前,公共考古,即对考古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已经日益成为考古学家的自觉行动,成为其回馈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形式之一。2008年,我所成立了公共考古中心。几年来,中心通过举办“走进考古现场”(主要是二里头、殷墟等古代都邑性遗址)、举办玉文化论坛、开办考古与文物鉴赏研究生课程班(在北京、上海)、举办公共考古论坛等各种形式,宣传普及考古知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B:河南曹操高陵发掘以来,关于其真伪的争论蔓延到了整个中国舆论界。合理的学术争鸣固然在情理之中,可近来关于造假一说甚嚣尘上,你怎么看?

W:迄今为止,我还没有听说过一例确凿的考古学家造假的实例。常常被人提到的日本的旧石器造假,实际上造假者恰恰并不是专业的考古工作者,而是从考古爱好者介入到考古发掘工作中的。此人利用专业考古工作者遵守职业道德和求真务实的传统,实施了考古学家们连做梦都不敢想的造假行为。目前,围绕着曹操墓的真伪问题,社会上的一部分人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提出考古队参与造假,这是对考古学求真务实的传统和考古工作者职业道德不了解所致。我不能苟同。可以说,考古学是在社会科学诸学科中与自然科学最为接近的学科,也是最求真务实的学科之一,秉承“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的原则来行事。虽然对一些考古发现的解释上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分歧,但造假则是和考古学家的言行准则扯不上的。任何一个考古学家都不会轻易地给其他同行安上造假的罪名。对于社会上关心曹操墓的朋友们,我们也奉劝大家要冷静,要重证据,不要人云亦云,不要上当,不要随便给考古学家安上学术造假的罪名。

诚然,在学术界,学风浮躁者有之,弄虚作假者有之,但他们都是少数,尤其在考古学界,绝大多数的考古学家是严谨踏实、尊重科学的。不要因为学术界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把学术界也看成一团漆黑。更不要因为有些学科乃至社会上存在的造假行为,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考古学家们也会如此。当然,作为考古工作者,也要更加坚持严谨、务实、求真的传统,自觉抵制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不良风气的侵蚀和影响,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和保护考古学的纯洁性。

B:夏鼐先生曾说过“新的考古学不是玩古董,新的考古发掘不是刨墓挖宝”,你个人如何理解这句话?

W:作为一门科学的考古学,是使用地下出土的实物资料,结合历史文献和其他资料,研究过去人们的生活,探讨文化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考古工作就像是在实验室做实验,有一整套严密的工作程序和方法,绝不是外界所想象的那样轻松和随意。

对考古学来说,出土遗物只是它研究对象的一部分,此外还有遗迹。考古发掘是为了获取实物资料,但不是为了挖宝。尽管出土精美的文物,考古学家也会很高兴,但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挖宝物,而是为了通过这些出土遗迹和遗物来研究过去人们的生活。因此,即便出土的遗物不很精美,甚至没有欣赏价值,但只要能够解决学术问题就是重要的发现,就会令考古工作者兴高采烈。

我们衡量一项考古发现的好坏,不是看其是否挖出了什么精美的文物,而是看该项发掘是否围绕学术目的进行,发掘的方法是否遵守了田野考古操作规程,发掘出的东西是否为解决学术课题提供了新的重要实物资料。简言之,就是不以出土文物的精美程度论英雄。“考古不是挖宝”已经成为考古工作者的共识。可以说不懂这一点,就不懂考古。

B:考古工作者肩负着两个重大使命:发掘与保护。但现在文物经常遭到盗掘盗卖,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从学术角度,这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W:考古学不仅注意出土遗物本身,还注意这些遗物是在什么状态下出土的,例如是否装在什么盒子里?是和什么遗物放置在一起的?这些信息往往对于说明这些遗物的用途和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往往会反映当时人们的习俗和观念。但是,如果这些遗物是被盗墓贼从墓葬中盗掘出来的,那些信息就被彻底毁掉无从知晓了,从而使我们丧失了大量极珍贵的资料,这些被盗掘出来遗物就只成为了“古董”。因此,盗墓贼是考古学家最痛恨的败类,是民族的罪人,是人类的渣滓!我们强烈呼吁全民族全人类都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祖先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坚决反对盗墓,反对对墓葬被盗文物的买卖,让盗墓贼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内容投稿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08-2011 www.VogueChines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风尚网 [ 蜀ICP备081098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