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游艇业将迈向“中产化”
作为首个对公众开放高尔夫球场的城市,深圳人此前率先在国内打破高尔夫贵族化的经营偏见,而在游艇冲浪“中产化”上,深圳或又有突破之举。
深圳的游艇码头
深圳规划部门近日在回复相关提案时透露,深圳将鼓励开拓建设公众游艇码头,扩大消费群体规模,在规划上已建议开设南澳旅游口岸,并结合原南澳码头改造建设公共游艇码头。业内人士表示,政府部门提出建设公共游艇码头,这在内地尚属首次。
深圳是内地首个人均GDP过1万美元的城市,从国际发展规律来看,这意味着游艇产业将是深圳继汽车产业后又一个黄金产业。游艇建造、港口建设、游艇保养维护、航道使用等均会带来大量商机。
深圳人玩游艇仅是“入门”阶段
深圳长达257公里的海岸线形成的“山、城、海、岛、湾”的自然风貌,使得这座城市岸线资源异常丰富。记者了解到,深圳目前游艇消费仍以高端奢侈品消费为主。
一位不愿出具姓名的深圳某游艇会会员告诉记者,“乘风破浪的感觉非常好,小型游艇的速度也能达到每小时38节,约70公里。跟赛车较大的区别是,具有更好的私密性,可以听歌、游泳、钓鱼、品红酒聚餐,娱乐项目也更多样化”。
这名会员承认,加入游艇会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能够认识更多商业伙伴。不过这位会员告诉记者,“其实更专业的玩法是竞技,但是我们一般太忙,虽然很爱好,但是没有太多精力和时间去投入,这也是比较遗憾的一点”。
法拉第豪华游艇中国总代理——香港坚荣控股公司华南区市场部副经理王奇告诉记者,深圳玩游艇的人基本上是对海洋运动充满兴趣和爱好,“跟江浙那边一带的商人多为商务用途而考虑购买游艇不同,深圳更多游艇拥有者则是真的很爱好海洋运动。”
深圳商人购买游艇的价位一般在200万元~300万元左右。尽管如此,王奇认为这还是入门级别,“由于靠近香港,跟那边的游艇消费理念更类似,更务实。 ”王奇认为,游艇目前确实是奢侈品。“跟法拉利汽车不同,游艇更多是像玩具,而且每天都在花钱。一艘40尺的游艇一年光保养就要花费十几元万,这不是一般白领能接受的。”
但王奇也对游艇经济发展比较看好,从2005~2007年深圳游艇消费增长较快,消费人群逐渐扩大,而且其带动的从销售、维护到制造等的产业链潜力巨大。
天价私人会所制成游艇消费推广发展短板
“其实游艇就跟私人汽车一样,档次相差很大,有数十亿元的豪华游艇,也有10万元左右的价格。”深圳市游艇帆船行业协会秘书长吴艾苏说。他分析,许多人有消费能力,但是宁愿去选择买车、旅游,其次政府对于海洋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开放,“同时,人们传统上认为游艇太贵,太奢侈,是影响消费习惯的心理障碍之一 ”。
“目前而言,中等收入家庭玩游艇最大的障碍还是服务费太高。”吴艾苏说。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游艇消费一般为价格不菲的私人会所制。作为国内最早的会员制海上游艇俱乐部,浪骑游艇会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游艇会,这里富豪云集。
“上周王石就到这里来了”。该公司销售部门经理王小姐告诉记者。她介绍,会员卡按会员年限分为4种,最高等级是花费60万元获得终身会员卡,其次是期限为20年会员卡,需花费39.8万元。再次是金额26.8万元的会员卡,使用时间为8年。即使最便宜的3年卡也要13.8万元。
付费后,游艇俱乐部可代为管理闲置游艇,进行日常淡水清洁与维护等。如果艇主需要跨越区域,俱乐部会协助艇主与海事局联系,代理相关的通行手续与文件。游艇俱乐部同时还提供游艇驾驶员。
除会员费外,另一个制约是游艇泊位,目前在内地,私人游艇俱乐部会员才有资格租购。尺寸较大的船购买一个泊位要花费100多万元,即使是租,每月也需数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如果政府投资建设公共码头,将停泊费用降下来,年收入数十万者也可以玩了。”吴艾苏这样乐观预计,“海洋资源这么丰富,应该让更多市民来分享。”
各方声音——
政协委员:应开发公众游艇会提供停泊设施
“高端贵族化,低端不入流”是梁文匡等38名深圳政协委员调研后对深圳游艇产业发展现状作出的评价。他们表示,这种高端私人俱乐部的发展模式,服务对象非常有限,而对深圳旅游业发展刺激有限。
政协委员们认为,纵观全球游艇业,其最大消费群体是中等收入群体,游艇的价格根据档次不同从十万元以上到超级豪华游艇,其中30万元左右的中低档游艇最受欢迎,“中低档游艇既可以作为海上运动、游乐、商务活动和社交的工具,也可以用作载客经营;中高收入阶层及一般机构和企业都能够承担其价格和费用,而这类消费群才是游艇产业的主力群体。”
为此政协委员们建议,应该开发面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公众游艇会,其停泊、维修等应为公众设施。他们在提案中还建议由规划部门划定公众游艇会的游艇抛锚专用功能区,将南澳湾一带的抛锚区分为渔船抛锚区和游艇抛锚区,实行会员制管理。
委员们甚至在费用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会员年费依据游艇档次和大小确定,一般30万元左右的游艇会员在3万元上下。”。而这跟一年养一辆私家车的价格相当。同时,向公众提供游艇及帆船代理销售、租赁、展示,船舶停泊、避风转港、保养维修等业务。
业内人士:码头完全对外开放有诸多“拦路虎”
业内人士则认为,与高尔夫球运动相比较,游艇消费的公众化还有更加漫长的道路要走。“游艇消费与高尔夫运动没有可比性。”深圳湾游艇会有限公司总裁吴思认为做到游艇码头完全对公众开放非常难。吴思表示,首先是涉及出资的问题,建游艇码头的费用是比较昂贵的,“是政府出资还是企业出资?而且海域使用权证涉及很多手续,而投资建设码头的规划周期又很长,且码头泊位的高端维护也需要昂贵的费用。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比较难”。
吴艾苏则对公共游艇码头建在南澳表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作为真正的公众码头,南澳距离市区太远,开车有两个小时的路程,“这样只能针对少部分群体,建议考虑南山等地区,这样才能起到公众码头的作用”。
市民:跟其他运动比门槛仍然很高
在深圳一家知名通讯企业工作的王一凡和妻子一起家庭年收入共20万元,但是对于他来说,游艇还是一个不可以设想的梦,“或许等到40岁以后,现在房贷还差30多万元,将来孩子出国留学也是一笔费用。所以如果拿出闲钱来,真的还是得等其他生活都安顿了才可以”。他说,游艇业即使不是贵族化消费,但是离普通老百姓还是挺远的,毕竟这只是纯粹一项运动爱好,值不值得花这么多钱得看个人消费观。
而他的同事卢婷则比较新锐,从小在海边长大的她觉得海洋很亲切,业余还学过潜水。她告诉记者,如果有公共游艇码头了,倒是可以考数千元个驾驶证,偶尔租船玩一玩“毕竟大海的辽阔和视野,是陆地上比不了的 ”。她说,其实还可以跟几个朋友一起出资合买一艘游艇,这样也能玩。
在深圳市一家政府部门做公务员的刘女士则告诉记者,到了她这个年龄层可消费的爱好有很多种类可以选择,“我也上过邮轮,那种感觉挺好的,不过真的是将其正儿八经看成一种爱好,确是一项始终比较高昂的消费”。她认为,玩游艇还是一项比较奢侈的消费,首先相对比其他运动要投入更多时间,而且比较专业化,同时对人的身体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这个群体不会特别大众。
- 上一篇:上一篇:2009中国游艇产业发展年会将举办
- 下一篇:下一篇:Azimut 53游艇演绎“空间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