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豪宅 > 豪宅生活 >

纽约曼哈顿上东城的顶级豪宅

时间:2010-10-06 01:37    来源:未知

地中海旁边自然豪宅多,但是在闹市中心,也是能够建造很高级的住宅的,纽约曼哈顿的上东城就是这样一个地区。

上东城

建筑立面上路易十五风格的细节,隐隐的流露出潜藏的贵气。

曼哈顿岛是纽约的心脏,长长一条,从南到北均匀地划分为12条大道( avenue),从东到西则也工整地划出了190多条街( street ),一个规整的棋盘格子,58街以北,5大道和7大道之间留了一块方形的空间,就是中央公园。中央公园的东面,是上东城,是顶级的豪宅贵区。

一般人其实没有什么理由非要去那里不可,那里有法国、俄罗斯这些国家的总领馆,好像香港的外事办公室也在那里,还有在亚洲研究方面实力雄厚的亚洲协会(Asian Society)这类机构,但是整个气氛太财气逼人,外人在那里走动,好像有些见外一样。不过那里的博物馆则是不可不去的,大都会博物馆,是和大英博物馆齐名的世界一流博物馆,比罗浮宫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去参观等于没有来过纽约;古根汉姆是现代艺术的宝库,就那栋弗兰克.莱特设计的博物馆,也值得看看,那建筑好像台旧式洗衣机一样,面对中央公园的丛林,威廉.德库宁、罗伯特.玛特维尔这些艺术家曾经签名声明:他们的作品是不挂在这个博物馆中的,现在去看看,他们的作品依然在那里悬挂着,莱特如果有灵,肯定窃窃私笑了。文化的积淀为上东城带来了生气,也带来了顶级的住户。

其实,这里的豪宅一般都是多层公寓住宅,独立住宅少而又少,虽然大部分使用的是新古典主义风格,但是却一般并不张扬,我在那里走了好多次,看见建筑风格上最张扬的反而是俄罗斯的领事馆建筑,青铜屋顶,满墙的浮雕,这种类似的建筑在这个区也还是凤毛麟角的。

我开头说过,这个地方除了比较整洁、管理比较有条理之外,在建筑外形上倒真不是那么“牛”,后来去过一两家,才知道豪宅不豪在外部,而是里面。张扬的豪不是真豪,真豪是骨子里头的。

几年前,有个纽约著名的艺术收藏家在借别人家开party, 大约是说刚刚收藏了一件荷兰佛兰德画派的杰作,搞个party 要大家去看。我是被邀请之一,自己也糊里糊涂,因为我首先不是纽约的名人,加州的名人,能够在纽约也受他们纽约社交圈欢迎的,我看主要是电影明星一类的;第二我对佛兰德派一不太懂,而不是自己最喜欢的一类,总觉得他们作品太阴暗了。去阿姆斯特丹看博物馆,有好些佛兰德派的作品,好看,但是不神秘。我有几个艺术家朋友,对佛兰德派顶礼膜拜,一讲维米尔,好像在教堂里讲到上帝一样,我就受不了这种矫情。阴差阳错,大约是通过亚洲协会找到我,要我去,也权且作为一个看上东城豪宅的机会吧!

上东城

巨大的镜子,精致的吊灯,白墙上涂金的装饰细节,营造出路易十五时期音乐沙龙的氛围来,主人常在这里举办小型的古典音乐会。

巨大的镜子,精致的吊灯,白墙上涂金的装饰细节,营造出路易十五时期音乐沙龙的氛围来,主人常在这里举办小型的古典音乐会。

那栋豪宅是一个很出名的纽约富商乔治.沃提斯( Geroge Votis)的家,至于为什么他的家会被那里开party ,就不得而知之了。

早几年,曾看过纽约电影导演伍迪.艾伦的一部电影《纽约故事》( New York Story),是由三个小短片合成的,或许之间没有表明的关系,第一部讲一个在索霍成名的画家的故事,印象深的是他对妹妹的美脚的迷恋,我也喜欢美脚,因此很有共鸣;第二节是写一个大都会歌剧院交响乐团的长笛手的女儿在上东城的荒诞生活,活托描写了上东城众生的生活形态,第三段是伍迪.艾伦自己饰演的一个恐惧母亲的小公务员。其中上东城中的住宅那节,给我们看到这些外边朴实无华的多层住宅的内部,的确很堂皇。

我去的时候,连带点什么礼物也没有搞清楚,后来还是到附近花店买了一大束牡丹类的芍药,牡丹是很华贵的花,花头大,色彩淡雅,气氛很中国,也很堂皇。我倒想不起在国内那里可以去那里作客的时候可以牛到买二十头盛开的大新鲜牡丹花作为礼物的。

上东城

通向二楼大厅的楼梯间,乳白的石墙,雕花涂金的铸铁栏杆,处处都显示着路易十六时期的法国风韵。

上东城的豪宅给我影响最深的,是强烈的内外反差。

我们去的那栋住宅,是1900年前后,在纽约建筑热的高潮的时候建造的,采用的是法国皇帝路易15和路易16时期的风格,也就是非常非常的巴洛克风格。我知道,这栋房子的设计和建造商是当时纽约最红的新古典风格公司霍平、科恩、汉庭顿( Hoppin, Koen and Huntington),当时的客户是一对非常富有的夫妇,丈夫叫埃德蒙.贝里斯( Edmond Baylies )。后来几经异手,转到现在的屋主名下了。

其实,巴洛克时期的住宅建筑,外立面一般都很简朴,长形的窗口,一般用简单的拱券作为窗的上沿,拱的顶端有些典型的巴洛克装饰图案,窗外有简单铁栏杆,栏杆自然有巴洛克纹样的图案,仅此而已,建筑是石头的,大多数是简单的花岗岩,到20世纪初期美国的所谓“镀金年代”,也就用水泥仿造,不过做工好,一般不太注意到是混凝土的。入口玄关是厚重的木门,上面有花纹的铁栏,入口阶梯一般就是四、五级,白色大理石。窗口往往在栏杆边放上些花,总是比较色彩鲜艳的花店,三色堇、风信子可以,春天放郁金香就特别讲究了。

和朋友进了房间,有仆人帮我们存放大衣,礼物交女主人,看一眼那些礼物,基本不是花就是酒,西方送礼物比较保险的就是这两样,当然,送花要比较小心,因为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含义,我送牡丹,是来自中国的花种,没有什么含义上的风险,倒常常因为它的东方味令人喜欢。不过牡丹不容易买到就是了。女主人大叫“漂亮”,马上叫仆人拿个明朝万历年间的大青花磁瓶装起来,放在入门的路易15的茶几上,射灯之下,倒很派头。

那间豪宅的确很路易15,色彩堂皇,基本是金色、白色为主要基调色,有许多大镜子,反射着巨大的宫灯的光线,使得整个大宅中金光灿烂。大巴洛克宫灯,英语叫chanterelle, 原来是点无数枝蜡烛的,现在一律改成小电灯了。

豪的要素给他们控制得很好,第一还是地点,这栋豪宅打开窗子就是中央公园的林海山丘,在纽约市中心能够有如此景观,简直难以想象;其二是风格控制,无论是室内风格、家具、用品、挂画、艺术品,大到墙上的镜框,小到甜点的茶碟,无一不是巴洛克风格的,并且不是概念上的巴洛克,而是路易15、16两个时期的巴洛克。这种对风格的严谨控制,与我在亚洲国家富豪家里见到的似似而非的所谓巴洛克可是大相径庭。

这个时期的上东城的豪宅,一般是两层,甚至三层的复式,而是天花都高,我访问的这栋豪宅,天花高度足足有8米,并且每层如是。整个建筑是一套,四层加阁楼,几十间房,大的宴会厅足够开国宴,小的茶室面对公园,静谧可人,建筑内部有多种风格的室内,有不同的功能空间,风格一方面统一,另一方面则富于变化,与我在亚洲见到的那些千篇一律的所谓巴洛克豪宅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在那个party 后几年,居然在美国很流行的一份设计杂志上看见有专文介绍那个住宅,倒勾起我不少回忆。好东西就是好东西,赝品是无论如何达不到这个效果的。

风尚旗下网站:  风尚中国 | 风尚网 | 时髦网 | luxe奢侈品网 | 型男网 | 奢侈品网 | 奢迷网 | 度假网 | 翡翠迷 | 我爱表 | 婚嫁之家 | 游艇网 | 私人飞机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内容投稿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时尚网  |  奢侈品 | 奢侈品牌排行榜
Copyright©2008-2011 www.VogueChines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风尚网 [ 蜀ICP备08109843号 ]